韩国电影,终于要活过来一点点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韩国电影,已经“不卖座”很久了。
2023年,韩国知名导演尹济均在采访中透露——韩国电影正面临无人投资的境地。
两年过去,情况好一点了吗?
没有,是更糟了。
在韩影高峰期,观影人次破千万的本土电影,一年能有几部。
而整个2025上半年,竟无一部韩国电影突破350万观影人次。上半年韩国院线票房最高的,还是好莱坞大片《碟中谍8:最终清算》,其次是《野党》。
有预测称,今年韩国电影总观影人次或将跌破1亿大关。
3年前还凭《寄生虫》戛纳奥斯卡双收的韩国电影,真的一沉不起?谁能解救韩国电影?
这一次,是去年戛纳电影节凭《分手的决心》拿下最佳导演的朴赞郁。
就在韩国电影中秋档,朴赞郁导演,李秉宪、孙艺珍等主演的一部惊悚喜剧,首周五天共计动员107.36万人次观看(大约8500万人民币),轻松拿下票房冠军——《无可奈何》。
首周气势之猛,甚至超过前两年的韩影年度票房冠军《破墓》和《首尔之春》。
影片不仅曾入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还将代表韩国角逐2026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
本土上映前,本片已凭借海外版权收入提前收回了制作成本。
总之,算得上今年最重头的韩国电影了。这还是孙艺珍2018年合作玄彬的《协商》之后,在影坛的复出之作。
黑色幽默的是,就在今年,曾拍出《老男孩》《分手的决心》等韩影经典的本片导演朴赞郁,因被指在好莱坞大罢工期间「加班」而遭美国编剧工会除名,而本片讲述的,正是韩国中年失业大叔为求职成功谋杀岗位竞争者的故事。
一部讲述韩国打工人的人间悲剧,到底凭何票房如此豪横?已经命悬一线的韩国电影,能否凭此片续命?一起看看。
01、一宗荒诞的“失业中年连环谋杀案”《无可奈何》改编自美国作家唐纳德·维斯雷克的小说《斧头》。
之前已经有个法国版本《职场杀手》。
但在朴赞郁手里,同样的故事,显然带着更鲜明的黑色幽默风格,夹杂着对中年焦虑、职场内卷和婚姻现实的反思。
简单来说,朴赞郁讲了一个有关“执念”的故事。
故事开场,拥有25年造纸经验的资深纸业中层柳万洙(李秉宪 饰),过着完美的韩国中产生活。
拥有完美娇妻美莉(孙艺珍 饰)、两个孩子和两只大型犬,有能跳交际舞、自己烧烤的别墅,一切都令他心满意足。
直到某天,公司突然通知他被解雇。
一次次应聘失败后,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压得他抬不起头,更棘手的是如果还不能找到工作,他们就必须搬出别墅,搬进更便宜的电梯楼。
为守住千辛万苦买来的房子,柳万洙决定破釜沉舟。
他和妻子一次无意对原公司高层的吐槽,却激发了他的灵感一一杀死自己的求职竞争对手。
为完成这个目标,他在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假的招聘广告。
只为引出和他能力接近竞争最大的求职竞争者。
最后他选定了5人,接着按图索骥,挨个干掉。
杀人之路上他日渐疯狂,还整天怀疑美女老婆出轨。
随着杀人计划破绽百出,不仅连家里的继子也卷了进去,还招来了警车和警察。
男主必须一边处理夫妻关系,一边等待求职,在纸厂和花园处理尸体,还要对付警察。
更要命的是,他开始发现,竞争对手是杀不尽的。
就在决定是否继续杀人时,他却意外夺回工作岗位。
可又在回归后,发现一切都变成了人工智能,一切终究是场虚无。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一连串黑色幽默包裹着当下最常见社会问题的惊悚喜剧故事。
一部标准朴赞郁电影。
02、朴赞郁没那么“疯”了,李秉宪的黑色幽默绝了,孙艺珍角色一般但美成仙打工人发疯的惊悚喜剧,影坛从来不缺。
经典代表就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呈现了人被异化成流水线机器、沦为体系螺丝钉的惨状。
港片中有许冠文的《半斤半两》,近期则有同样为房子大开杀戒的《维多利亚一号》。
但朴赞郁拍自有朴赞郁的风格,毕竟故事中的奇情荒诞、另类犯罪、黑色幽默,加之惊悚杀人,几乎就是在朴赞郁的舒适区蹦迪。
朴赞郁这次风格虽没有过去那么癫,故事更讲究起承转合。
但和过往作品共通之处就在于,在营造惊悚悬疑气氛之余,也在情节处理中透着幽默感,人物塑造上也会尽量从细节处生动刻画其性格特点,令角色形象变得丰满。
首先,是朴赞郁标志式的黑色幽默。
打工人为了找工作连环杀人,黑色幽默已经拉满。
更荒诞的,是男主要杀的竞争对手,简直一个比一个惨,搞得男主每次下手都于心不忍,但又在收手前一秒被目标喊回来,于是——反正来到来了。
比如《财阀家的小儿子》中演技炸裂的李星民饰演的目标一号,不仅工作惨兮兮,还有个难搞的老婆,男主不下手他自己都快对自己下手了。
还有朴熙顺饰演的目标2号,为养活家人改行卖鞋,在家人面前对客人卑躬屈膝,活得像行尸走肉。
搞得男主的连环谋杀有点像《唐伯虎点秋香》中星爷的比惨之旅。
最绝的是李秉宪、李星民和廉慧兰那段三人对手戏,台词刀光剑影,镜头疯狂拉扯,剧情各种荒诞,最后乱战成一团。
整场戏既有种所有人都别无选择的窒息感,又透出极度的幽默荒诞,还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不愧为韩影顶级导演的手笔。
当然最黑色幽默的还是结局,看似男主完美过关,老婆、房子和秘密都保住了,工作夺回来了,可人工智能时代也来了。
在汹涌的时代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泥沙俱下的一粒沙。
其次,是无处不在的朴赞郁式电影语言。
作为韩国电影的三大王牌导演之一,朴赞郁是公认的电影语言大师。
《老男孩》中崔岷植一气呵成的打斗长镜头,至今被奉为影史经典。
这一次,朴赞郁用各种左右分立的场景,优雅却色彩杂乱的镜头,灵气四溢的转场,构成了一种滑稽又惊悚的荒诞风格。
至于惊悚氛围的营造上,朴赞郁也早已将灯光、布景、音效和配乐都运用得炉火纯青,比如男主花园埋人的段落,就充满港片林岭东《目露凶光》的影子。
而当李秉宪落地的铁锹叠映在孙艺珍熟睡的后脑勺上,精妙的叠化转场又呈现出导演对亲密关系的思考。
虽然是惊悚片,但朴赞郁的用光却并非黑麻麻一片,而是不乏梦幻明亮色彩,营造出一种表面上宁静祥和,却透着惊悚的诡异气氛。
整部电影的情绪开关都被紧握在朴赞郁手上,他只需不急不缓地将观众硬控,电影技法就像片中李秉宪烤鳗鱼的调料,何时撒多,何时撒少,全凭心意。
最后,是对演员的精准使用。
李秉宪再次用实力证明,他为何在韩国影坛的地位固若金汤,答案就是演技。
李秉宪过去很少演喜剧,但本片中却在阴沉阴森和鸡血搞笑间切换自如,有种“优雅的疯狂”。
李星民等男配的发挥同样稳定,
倒是孙艺珍的角色发挥空间有限,最终角色存在似乎只为决定男主是否功亏一篑。
但久休复出的孙艺珍状态太好了,颜值依然足以吊打一众年轻女星。
倒是廉惠兰的女配更有发挥些,有种又癫又喜的感觉。
能把汤唯用活的朴赞郁,调教演员的功力仍是一绝。
03、打工人内卷,被这片拍尽了电影也并非没有缺点,比如求职杀人的设定一开始新鲜感十足,但再二再三就有些乏味,拍到最后已经有些鸡肋,139分钟时长,完全可以压缩一些。
同样的黑色喜剧成分,同样的小人物的无可奈何,电影还很容易让人想起奉俊昊的《寄生虫》。
但电影能让观众看得入戏十足,除了质量,还来自令打工人共情的主题。
比如职场内卷。
片中打工人用杀人竞争上岗,牛马靠互害杀出重围,本质是极致的职场内卷,是失业状态对人的异化。
工作真那么重要吗?但只有打工人才明白失业两年带来的偏执与疯狂。
电影用角色生死来映照现实中的职场拼杀,无处不充满对韩国内卷社会的讽刺。
又比如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思考。
影片将主角设定为从事“造纸”,本身就充满隐喻:一个过时的工种、一个在新时代里面临被挤压、被淘汰的行业。
男主的境遇也见证了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管专家们口中的人工智能时代多美好,现实就是一个个岗位正被人工智能取代。
再比如,牛马的心酸。
影片是专为东亚牛马定制,男主精神状态之炸裂必定让无数失业中年大呼共鸣。
资本时代将工作与人的自我价值认同牢牢绑定。
一旦失去工作给的“安定感”,乱序的生活很快让人陷入自我质疑:除去牛马这个身份,我能是谁?我还有什么价值?
结果就是不自觉陷入自我剥削,心甘情愿的接受职场折磨。
朴赞郁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停留在批判,反而用辛辣的视听语言反问打工人:是不是真的别无选择?
他同时反思的,还有韩国的中产执念。
男主暗杀名单上的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渴望和对他人的善意,都是好人,甚至是资本的受害者,却成为男主职场“大逃杀”里的牺牲品。
而男主其实只要搬出大房子,重新找份工作便是,他所谓的为家人,其实不过是为了维持中产生活的执念。
这场东亚内卷社会逼出来的失业再就业的疯狂旅程,内核依然是朴赞郁最擅长的人性困局。
男主并非真的无可奈何,而是为了执念杀人。
04、导演朴赞郁自己的“被除名”经历,才是影片最好的彩蛋虽然本片没有彩蛋,但朴赞郁自己的好莱坞经历,就是最好的彩蛋。
就在今年,进军好莱坞为HBO拍了《同情者》的朴赞郁,因被指在好莱坞大罢工期间「加班」而遭美国编剧工会除名。
虽然他本人后续辩解称,并未违反规定,大罢工的时候剧都拍完了,只是因全力投入电影制作未及时申诉。
但他未来的好莱坞之旅,恐怕注定艰难重重。
而他所说的电影,就是《无可奈何》。
同样黑色幽默的是,虽然已被编剧工会除名,但《无可奈何》却被买下美国发行权,也不会失去奥斯卡参选资格。
而事件本身,折射出的是东西方职场文化的深层差异。
在东亚,影视行业普遍存在极高的工作强度——导演、编剧通宵赶工是常态,港片黄金时代,许多经典都是日赶夜赶,王晶白天拍周星驰,晚上拍成龙,都是常态,没人会觉得加班有任何问题。
近年国剧短剧盛行,赶工更是寻常。
在东亚的职场文化中,不愿加班等于不努力,丢掉工作是耻辱更是焦虑源头,玩命工作才是习以为常的人生态度。
至于值不值?那就是东亚人的人生算术题了。
但「工作」似乎真的能杀死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片中的柳万洙,活下来的似乎只是行尸走肉。
虽然《无可奈何》绝非朴赞郁的一流作品,但在韩国影坛哀嚎声一片之下,大导演还能立足于本土文化,贴合观众的需求,着重打磨剧本,拍出能令观众共情的电影,已经值得一赞。
其实“无可奈何”的不只是主角一家,还是这个时代本身。
而即使如此肯拼,曾是大胆、创新典范的韩国电影,还是不可避免地日益同质化,也越来越保守。
像朴赞郁这样极具个人风格的作者导演,未来恐怕会越来越少。
对于这件事,韩国电影恐怕也无可奈何。
凯狮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